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商业经济辅导资料:物流合理化(三)

经济师中级商业经济辅导资料:物流合理化(三)

2013-7-6  来自于:课评集

  2.流通加工合理化评价

  主要利用两类指标进行:第一类是流通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指标;第二类是流通加工环节日常管理指标。

  (1)增值率

  增值率=(产品加工后价值-产品加工前价值)/产品加工前价值×100%

  (2)品种规格增加量及增加率

  品种规格增加率=增加品种数/加工前品种数×100%

  (3)资源增加量指标

  新增出材率=加工后出材率-原出材率

  新增利用率=加工后利用率-原利用率

  六、配送合理化

  (一)配送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配送的作用

  (1)从供方的角度看,主要有:物流成本得以控制;实现库存集约化;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销售;有利于把握市场信息;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

  (2)从需方的角度看,主要有:降低进货成本;改善库存水平,使零库存成为可能;减少采购、验收和入库费用;减少交易次数、降低物流整体成本;提供流通加工服务、促进销售;促进信息沟通。

  (二)配送服务的种类

  1.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的配送

  (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适用于企业需要量较大的商品,如A类商品。

  (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适用于企业的B、C类商品的运输。

  (3)配套成套配送。适用于配套成套服务需要,与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效果基本相同。

  2.配送时间及数量不同的配送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

  3.组织者不同的配送

  (1)自营配送

  (2)外包配送

  (3)共同配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