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通货膨胀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通货膨胀

2013-7-29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人力资源辅导: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求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的上涨。

  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定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多种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1)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2) 物价持续上涨

  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

  ①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

  ②诱发性: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

  ③支持性: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分为: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的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致的通货膨胀。这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

  (4)结构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所引致的。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又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

  (2)抑制型通货膨胀: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1、直接原因

  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2、主要原因

  (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政策。

  (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等。

  3、其他原因---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综合国际国内一般经验,治理措施主要有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

  1、紧缩的需求政策

  紧缩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限制支出、减少需求。概括的讲就是“增收节支”。

  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①减少政府支出:消减购买性支出

  消减转移性支出

  ②增加税收:

  ③发行公债:

  (2)紧缩性货币政策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提高再贴现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2、积极的供给政策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