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评集教师招聘频道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诚聘英才的通知
学院概况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院校
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建设院校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四川省普通高校园林式校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四川省经信委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距离成都市区 40公里)。学院始建于1959年,1960-1962年曾改办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后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四川工程技术学校”等,2001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原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学院,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 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
学院占地1200亩,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师8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占32.6%,双师素质教师占71.1%,聘有数10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学院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44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拥有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市场营销等一批国家、省级精品专业。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建有与各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2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 8100余万元。通过省市共建,成功地与德阳市共建了设施一流、功能齐备、建筑面积达 1.8万平方米的大型图书馆,馆藏图书达80余万册。
学院长期坚持“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精心育人”的办学方针,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三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2008年第三届“IT”杯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院学生参赛的三项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08年我院首次组队参加“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 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优秀奖三项;2008年我院学生创作的“川西风情年画枕”等八件作品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其中五件作品荣获金奖;2008年我院女篮、男篮分别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第一名、第三名;2008年我院两位同学还分别获得 “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的金奖(第一名)和银奖,一位同学被四川省学生联合会特聘为“校园爱心音乐使者”;2009年我院健美操队获四川省高职学院健美操大赛一等奖……
近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创造性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教育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学院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就业先进单位、四川省“十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园林式校园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5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大基地”,2006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8年学院图书馆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图书馆”,2009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示范建设验收,这标志着学院已成为全国办学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高职学院之一。
学院严格规范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每一个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肯定和欢迎,毕业生连年就业率保持在 98%以上。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 5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以自主创业为典型的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获得者太原重型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魏力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往,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师生,交流合作。
随着国家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满足社会对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将进一步加快改革与发展,做“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把学院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学院,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关键重要岗位”的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