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在扬弃古典货币数量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认为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普遍心理倾向,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①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②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以及企业的不时之需。③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前两项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的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L1=L1(Y)。
后一项是投机性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即L2—L2(i)。若用L表示货币
需求,则得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L=L1(Y) L2(i)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如图16—1中的i0),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图16—l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之上,采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法,并突破了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货币理论研究范围,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确实比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研究层次更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主要表现在突出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作用,同时也引进一些其他因素,力求使货币需求的研究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成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接受了剑桥学派的观点,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不仅仅是因为交换,也是因为货币是财富的缘故。但他又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四个方面:①财富总额。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但个人财富难以计量,他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是以现在的收入与过去的收入加权计算的收入。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②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方面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未来的人力财富总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转化过程需要货币。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③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持有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一般等于0,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定期存单等的收益率一般大于0.因此,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减少。④其他因素。是指不属于上述三个方面,而又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其中,M代表名义货币量,P代表物价水平,Yb代表恒久性收入,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im、ib、ie分别代表存款、债券和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1/P 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μ代表随机因素的影响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