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量控制方法(两图一表法(生产现场的质量问题;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对策表)、工序能力分析法(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4M1E包括人、机器、原料、方法和环境;产品质量波动;直方图、工序能力指数)、控制图法(计量值控制图(长度、强度、纯度等计量值)和计数值控制图(计数值数据;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计件值控制图))、抽样检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计量抽样检验(如矿石主要成分含量;样本量少获得信息多、时间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并需要设备条件,判断程序复杂)))
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生产现场的质量问题)。
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又称特性要因图、树枝图或鱼刺图(生产现场的质量问题)。集思广益,要从大到小,从粗到细,追溯根源,直到能采取具体解决措施为止。
直方图法:用直方图来整理数据,描述质量特性数据分布状态,观察产品的质量波动,从而了解工序质量的分布规律。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下加工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幅度。它以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六倍标准差来表示,记为6σ(值越小工序能力越强)。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特级>1.67过剩;一级1.67与1.33之间充足;二级1.33与1之间正常;三级1与0.67之间不足;四级<0.67严重不足。
控制图法:(休哈特)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又被称为管理图。
抽样检验: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在对供货方和收货方的利益、要求以及双方承担的风险都作考虑之后,规定产品的质量水平,并据此对批量、样本大小、判断标准等都作出适当规定的一种检验方式。适用于破坏性检验(可靠性、寿命)、产品数量大质量要求不高(螺钉)、测量对象是连续体(煤、矿石)、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费用、检验项目多周期长、改进质量。
(三)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质量管理体系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以指挥和控制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与实施,目的是实现质量目标)。作用: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能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信任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强顾客满意度,从而能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不是针对某种类别的产品,适用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的产品是何种类别;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用及各种措施可以创造一个充分参与的环境,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指南、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记录、表格)的形成本身并不是目的,是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一项增值的活动;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以及自我评定;持续改进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其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ISO 9000族标准的由来: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ISO) 于1979年在ISO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SOITC 76 ),发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1994年第一次修订发布了1994版ISO 9000族标准。2000年第二次修订发布了2000版ISO 9000族标准。ISO 9000族标准是第一部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
ISO 9000族标准的结构:第一部分:核心标准(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国家标准GB/T 19000、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 19004、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 19011)。第二部分:其他标准(ISO 10006:2003《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指南、ISO 10007:2003《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 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唯一保留的2000年以前发布的ISO 9000族标准))。第三部分: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ISO/TR 10013:2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 10017:2003和ISO 9001:2000中的统计技术指南、ISO/TS 16949:2002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和GB/T 19001:2000的特别要求)。第四部分:小册子(小型组织实施ISO 9001:2000指南)。
ISO 9000族标准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强调有效性与效率,引导关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产品与过程;科学与明确规定适用性,给予更多灵活度;采用“过程方法”的结构;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强调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控应作为评价业绩的重要手段;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对形成文件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强调ISO 9001标准与ISO 9004标准是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有助于组织业绩的持续改进;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ISO 9000族核心标准简介:1.国家标准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 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 GB/T 19004/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4. GB/T 19011/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5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2000版ISO 9001与ISO 9004.
(四)六西格码管理
六西格码的含义:西格玛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标准差) ,即在总体中的个体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或正态数据的离散程度(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在质量管理领域用来表示质量控制水平。六西格玛(1986年摩托罗拉公司比尔·史密斯提出,属于品质管理范畴;休哈特控制论基础上发展)管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总结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其中流程管理的技巧、采纳相关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提高企业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