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中学语文 >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材中作者内涵的挖掘(二)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材中作者内涵的挖掘(二)

2013-1-19  来自于:课评集

  四、还原作者生活境遇,促进知识多元化理解

  朱自清先生的一向"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竟使鉴赏者、评论家"不宁静"了几十年。《荷塘月色》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见仁见智的分析鉴赏就层见叠出。

  由于《荷塘月色》是朱先生在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清华园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著名散文,1927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年份:该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笼罩在白色的政治恐怖之中。由于这个时间与作品创作的年份正好巧合,因此,许多论者总是从政治背景入手,将"不宁静"附会到政治层面上去,认为是表达朱先生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的不满?

  其实,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知交,都认为他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正如他的研究生王瑶先生所说;"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政府的。"硬把政治色彩扯进来,对其作品进行解读,会让优秀作品的人文精神流失。

  如果,我们回到作者的生活环境中去探究,朱先生"不宁静"的最基本解释就是家庭陷入深刻的危机和因此产生的生存的苦恼。

  "1927年,朱先生的次子、继母子、婆媳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做出了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刘勇民《模糊的背影》)同时,朱自清先生在1928年《那里去》中表露心迹"我的体力也不太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自己的路。"他有九个儿女,其贫穷是有目共睹的。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特别是对家庭生活苦境的感受,催动作者的感情,发而为事,以消胸中块垒。他必须承担角色的义务和权利,按角色的社会要求去做事、说话、克制个性、勤勉努力。但个性需求又使他为角色的重重压力和束缚感到苦闷,于是他便到荷塘月色中去放松"自我",在"独处"中去享受"个性","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这时"都可不理"。他这时才觉得"是个自由人",像是"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角色饰演的苦恼才得以暂时超脱。但他是一个家庭伦理亲情、社会责任感很强的正直学者,又决定了朱先生绝不可能逃避现实,人生的苦境只得承受,精神极度苦闷,胸中的郁结只能在呤月赏莲中得到暂时缓解。

  五、同时代作者思想联系,促进知识网络形成

  朱自清先生陷入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事业上也因家庭,时代,个人等原因而感到成就渺茫,其性格素养、家庭责任与时代要求形成的矛盾,使他采取了"暂时逃避的一法"钻研国学。同学们认为与鲁迅相比朱自清先生革命斗争不彻底,没勇敢地站出来面对黑暗的现实。

  我们师生又一起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1927年,朱自清在革命失败中处于苦闷之中,曾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因此,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里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在此岁月中,的确朱自清也有过对现时政治认识不清,对蒋介石政权抱有幻想的时候,但正直,有强烈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朱自清始终未走到过人民和爱国群众,爱国学生的对立面。正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评价他:"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其实,大屠杀也使鲁迅的进化论思想开始轰毁,陷入对中国历史、中国前途的绝望之中。鲁迅和当时许多"维新人士"一样,在失望后也曾彷徨,用了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泯灭于国民大众中浑噩度日,在复古的幻想中逃避现实。"会馆里有三间屋......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这正是当时鲁迅先生处境的写照。

  朱先生历经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从为人生走向为人民。如果说鲁迅属性"韧",朱自清则属性"狷",如果说鲁迅是斗士,朱自清则是没有以斗士姿态出现但仍不失为斗士的人。总之鲁迅、朱自清性格各异,但其"德行"的基点,却是相同的:做人做事做学问认真不苟,刚直不阿,都具有崇高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