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编制具体贯彻货币政策的指标体系,以便实施具体的政策操作和检查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有:
1.利率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即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在具体操作中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中央银行能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原因包括:首先,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其次,短期市场利率具有可测性。短期市场利率与各种支出变量有着较为稳定可靠的联系,中央银行能够及时收集到各方面的资料对利率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再次,短期市场利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资金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改变其行为,最终达到收紧或放松银根、抑制或刺激投资的目的。
2.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货币总额。货币供应量能够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可测性而言,是因为它们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就可控性而言,基础货币(M0)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就相关性而言,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3.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但是,超额准备金往往因为其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而不易为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
基础货币是构成货币供应量倍数伸.缩的基础,它可以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的要求,数字一目了然,数量也易于调控。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理想的中介目标。
4.通货膨胀率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盯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的调节,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五)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我国实行“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即2006--2007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先后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0个百分点,8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对信贷总量的调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证流动性供应,明确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对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着增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窗口指导、风险提示、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平稳可持续增长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截至2011年4月,先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正确认识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导向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上一轮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时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克服国内的通货紧缩趋势,从之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沿用到2007年,其含义更加丰富,既包括防止通货紧缩,也包括防止通货膨胀。或者说,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这十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2年主要是防止通货紧缩,2003-2007年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稳健的货币政策比较有灵活性,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2011年货币政策是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也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极端动荡状态已经有所缓和,虽然发达经济体复苏较为缓慢且仍然不够稳定,但总体上外需形势有一些改善,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完全可以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