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政税收辅导: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供求之间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支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直接性和强制性。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
现代意义的财政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
财政政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收支及其平衡关系。
(二)协调功能
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况的制约、调节。
(三)控制功能
(四)稳定功能
在繁荣时期,税收自动增加,转移支出自动下降,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在萧条时期,税收自动减少,转移支出自动增加,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此外政府可以主动采用相应的政策措施。
二、财政政策目标(掌握)
财政政策目标是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期望值,其取值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公众的偏好和政府的行为,因此财政目标的确定是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
我国财政政策目标为: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收入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政策目标 | 解释 |
1.充分就业 |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消除失业。 |
2.物价基本稳定 | 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物价稳定是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即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或者急剧的波动。 |
3.收入合理分配 | 收入合理分配即收入均等。所谓收入均等是指一国公民在相同经济行为中或在一定经济环境下实现的收入公平分配。收入均等不等于平均分配。 |
4.经济适度增长 | 一国国民收入的实际总量增长或一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只有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才能认为经济有了真正的增长。 对经济是否增长的评价还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 |
5.国际收支平衡 | 国家收支包括四个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官方平衡项目。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三个项目的总的收支对比状况。 |
三、财政政策工具(掌握)——政府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一)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能系统地、明显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的意图和目标,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和法律性等特点。
预算收支差额的三种情况
(1)收大于支的预算结余,可起到压缩需求的作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2)支大于收的预算赤字,可起到扩张需求的作用——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
(3)收支平衡,对总需求的净影响是中性的——中性财政政策。
政府预算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
(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及其平衡状态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逆经济风向行事)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采用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压缩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采用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扩张需求。
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时,预算应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可以调节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