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我国的通货膨胀及治理

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我国的通货膨胀及治理

2013-5-5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金融专业辅导: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一次非典型性通货膨胀。

  (一)1993——1996年

  “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通货膨胀问题又接踵而至。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有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引致的财政赤字、信用膨胀问题,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国家调整物价结构、提高农产品物价而引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有我国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瓶颈产业的短线产品物价上涨而引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结构型通货膨胀”;还有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而引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即“输入型通货膨胀”。

  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于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二)2007——2008年

  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此次持续近一年的物价上涨结构性明显,持续时间不长,且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2007——2008年物价上涨原因有多方面:①供需失衡,比如食品的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②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③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资本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④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⑤对外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投放多;⑥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治理措施表现在:2007-2008年初,中央银行采取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从紧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还有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等。

  (三)2009—2010年

  2010年GDP增长10.3%,CPI涨3.3%。

  2010年出现较大通胀压力的原因是复杂的:①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②通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③成本推进型物价上涨是引发全面通胀风险的主要因素。主要诱因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即输入性通胀的延伸影响。④共同理性预期的形成放大通胀效应。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是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自2010年第三季度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紧缩。二是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通胀的心理预期,推动社会形成正确的“通胀心理预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