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学科教学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教师的课堂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那么我们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条件,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需要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自由地、积极地思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自始至终充满温馨宽容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大量接受影响的活动,因此我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我不失时机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提出"一个问题,多种考虑"的主张,容忍他们的异想天开。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我喜形于色,给予喝彩;当学生回答有误时,我会给予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学生创新的动力。我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像有些教师那样"大包大揽",教师说的就全是对的,相反我和学生是平等的,我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互相合作的关系,我每时每刻都给学生争论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与机会,善待每一个学生和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给学生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他们就会有所创新。
二、注重审美,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大胆质疑,诱发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地把疑难设置在学生知识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让学生跳一跳就摸得着。教师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办法。因此,聪明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用恰当的提问,把学生推进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运用语文基本理论去判断、去分析、去解决问题,去完成各种练习。这时,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非常宝贵的时刻,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时刻。这种静悄悄的时刻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老师不注意设疑提问,只是一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那么学生的智慧、才能,就会被你这一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地冲走。巧妙地设置悬念,设疑讨论,能让学生的思维再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开启学生智能的宝库,达到最佳境地。如:在教《七根火柴》时,有学生指出:根据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可知,当时是阴雨天,无名战士不可能在雨地里慢慢数火柴。学生能大胆质疑,就能激发他们思维创造的火花,就能在质疑中求进步、求创新。对于学生的"创新"要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只要在其所处的集体中是新的,就要尽快加以肯定。这是因为"创新"的成功,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希望尽快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祝贺。而老师的及时鼓励能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这种满足和愉快,促使学生去争取新的"创新"的成功。
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