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中学语文 >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第3卷(四)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第3卷(四)

2012-12-1  来自于:课评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

  答: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

  答:合理。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独 不 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九月”句意思:寒风吹落木叶,妇人们为征夫准备冬衣。“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

  (1)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2分)

  答: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4分)

  答: 以“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用“秋夜长”的细节刻画少妇的寂寞难眠;用“明月照流黄”烘托少妇的愁思;少妇居室之美与思夫之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少妇精神上的痛苦;寒砧声、落叶声烘托少妇思念,悲伤的心情;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其它说法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