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中学语文 >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第3卷(二)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第3卷(二)

2012-12-1  来自于:课评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答: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答: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7、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问: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诗的前两句用了渲染手法,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的后两句,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 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

  答: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新年迫近,却身在天涯;年事已高,又居于卑位。被贬谪,有家难回。

  (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

  答: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谪迁岁月中哀愁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