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我国的货币政策(四)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我国的货币政策(四)

2012-10-18  来自于:课评集

  (四)近年我围的金融宏观调控情况

  1.2003--2008年我国宏观金融形势的主要特点

  在2007年之前,“流动性过剩”是我国金融形势的最主要特点。“流动性过剩”简单来说主要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性较强。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又要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央行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我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凸显。流动性过剩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高,银行体系各项贷款增加较多,通胀压力增大。

  从2007年开始,我国宏观金融形势有了新的特点,即物价指数上涨较快,已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局面,防止全面通货膨胀成为首要任务。因此2007年金融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并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具体的重心和焦点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贯穿全年的对外贸顺差、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性过剩的总量调控;二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对通货膨胀风险和房地产、股票市场等资产泡沫的重点调控。

  2008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的宏观金融形势仍延续2007年的特点,但从2008年年中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发生较大逆转,外贸出口下降,通货膨胀威胁消失,经济增速减缓,在2007年底正式宣布开始的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的经济宏观调控态势遂由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取代。

  2.2004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操作

  始于2003年下半年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经历的第三次宏观调控。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初,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尤为突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建设规模过大,由此引发的货币信贷增长过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针对这一情况,一系列内容实、针对性强、力度大的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新一轮宏观调控在坚持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辅助手段进行调控。

  在宏观调控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最主要的方式,严把信贷投放是最主要的“闸门”。为从源头上控制资金规模,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同时和银监会共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进行风险提示。并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密切配合,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调整货币信贷结构,合理安排贷款进度。严格控制对投资膨胀行业的信贷投放。

  3.2005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操作

  2005年,我国GDP增长9.8%,CPI上涨1.8%。2005年,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操作的特点主要是及时检测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占款、财政库款及现金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操作节奏,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有效对冲外汇占欺增长,同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 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20 66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62次,收回基础货币7 380亿元;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基础货币368亿元。全年累计回笼基础货币735 924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2076亿元。投放、回笼相抵,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13 848亿元,相当于2004年的两倍多。

  4.2006---2007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操作

  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为10.7%,CPI比上年上涨1.5%;2007年的四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11.1%、11.9%、11.5%和11.2%。2007年全年,我国GDP实际增长率达到11.5%左右,创下1995年以来的13年新高。这样的经济增速,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8%,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6.5%左右。从图9—3也可看到,自2004年以来,我国又一个经济高增长和高通胀时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端倪初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