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辅导资料: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辅导资料: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2013-8-2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邮电经济辅导: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一、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二)信息化的层次

  1.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企业上网工程就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2.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传统工业/服务业向现代化的助推器。

  3.国民经济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经济生活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

  4.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是指在经济生活全面信息化的进程中,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也逐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各种信息网络。

  (三)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量

  1.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的劳动力结构方法——波拉特法

  (1)劳动力结构: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的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2)波拉特法:劳动就业人口的分布不同,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就不同。哪个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比重最大,哪个产业就成为当时的主导产业,社会经济形态也以该产业命名。

  (3)波拉特法的特点:简单但只能粗略地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2.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信息化指数方法

  它包括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信息量、信息装备率、信息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

  (1)信息量:反映社会的信息使用量;

  (2)信息装备率:装备程度可以体现信息化程度的高低;

  (3)信息主体水平:产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方面的人数所占的比重,包括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每百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等;

  (4)信息系数: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之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

  3.英国制定——电子经济评估体系

  (1)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

  (2)准备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主体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

  (3)应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线服务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广度和深度;

  (4)影响:在线服务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公众行为以及企业和政府业务模式的改变程度。

  4.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NIQ)共包含20项指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