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农业经济辅导资料:财政支农与支农政策(二)

经济师中级农业经济辅导资料:财政支农与支农政策(二)

2013-4-11  来自于:课评集

  四、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沿革、基本经验和基本发展趋势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此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常小。

  第三阶段(1978-199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等改革时期。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

  第四阶段(1994-200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已有政策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五阶段(2003-),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运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

  2003年开始,中国农业财政政策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农业税、增加转移支付、为农民减负。主要做法包括:(1)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促进农民征收。(2)调整和优化政府基建投资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也发展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4)支持生态建设,扶贫及农业综合开发。(5)增加三农投入总量,完善投入管理机制。

  新时期的农业财政政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投入领域由过去注重农业生产环节为主转向现在的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并重,不断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彻底取消农业税,加大“三农”投入,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已由“多予、少取、放活”转变为“基本不取、多予与放活并重”;不断出台和强化农业各项投入政策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

  2003年以后,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出现战略性转变。第一,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实现。第二,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

  (二)财政支农政策运用的基本经验

  农业财政政策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四个“必须坚持”:第一,必须坚持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切实有效地完善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第二,必须坚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调整和改变国家与农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第三,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第四,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

  (三)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

  第二,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凸现。财政支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

  第三,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2003年开始,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