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教师招聘 >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介绍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介绍

2012-12-3  来自于:课评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结合本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并从认知领域、操作领域、情感领域、创新领域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应用、模仿、独立操作”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反应、领悟”等刻画信息技术活动的过程体验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情感领域以及创新领域等方面的要求。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描述、列举、列出、了解、熟悉

  2.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3.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二)技能性目标

  1.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尝试、模仿、访问、解剖、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2.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的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的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3. 熟悉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悉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三)情感性目标

  1.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2.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4.关注、借鉴、欣赏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定、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