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辅导资料:通信产业(二)

经济师中级邮电经济辅导资料:通信产业(二)

2013-7-18  来自于:课评集

  第二节 通信与社会信息化

  1. 信息产业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或资料;

  广义:信息被认为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

  关于信息的定义目前尚无同一的说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信息、描述信息。

  信息的作用首先是消除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次是人类各种行为的决策依据;

  信息产业中主要包括:

  1) 信息源;

  2) 信息服务业;

  3) 信息咨询业;

  4) 信息中介业;

  5) 信息传递业;

  6) 信息传播业;

  7) 信息设备制造业;

  8) 信息软件业。

  2. 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分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信息化的层次: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3.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度---- 美国学者波拉特:劳动结构方法

  劳动力结构: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954年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1965年英国,1974年日本等。

  信息化指数方法---日本学者:小松峙清,1965年提出的。

  指标体系:信息量(q)、信息装备(e)、信息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四个量;

  重点是信息系数:它反映了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之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

  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定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得到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指数求算术平均,即得到信息化指数。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20项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