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降低物价上涨率或稳定物价,就往往得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时。或者选择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或者选择通货膨胀较高的充分就业,或者在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的两极间相机抉择,。但一般都只能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间寻求可以接受的组合点。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无疑能为稳定物价提供物质基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稳定物价要求收紧银根、压缩投资需求、控制货币量与信用量;而要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则要求增加投资;另外,充分就业也要求增加投资量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所以,中央银行难以兼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币值和国际收支都会受到其他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处于通货膨胀中的国家,国内利率往往比较高,容易引起外国资本流入。这样,一方面由于平衡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有利于保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大量流入弥补了可能发生的贸易逆差,有利于维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因此,尽管通货膨胀不利于稳定物价目标,却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目标。反之,若将抑制通货膨胀、恢复物价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却不一定能够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取决于本国与外国两个方面的经济环境。即使本国物价水平维持着较为稳定的状态,但由于外国会发生通货膨胀,使得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减弱,导致本国国际收支逆差。
因此,只有在各国保持程度大致相同的物价稳定标准时,物价稳定才有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并存,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由于经济增长带动了进口增加。出口产品面临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带来的需求,如果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就有可能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就需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外资流入可能会造成资本项目出现顺差。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收支失衡,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吸收外资、由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毕竟是有限的,并且还存在着偿付外债本息的问题。依靠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并且所实现的均衡也是非实质性的均衡。
反之,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通常要求压制国内的有效需求以减少进口,争取消除逆差,这有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衰退。因此,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也很难同时并进。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因此,货币政策工具一般体现为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即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应当是属于中央银行自身的信用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必须是针对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发生作用。中央银行一旦依据所选定的中介变量确定出相应工具变量的期望值,就需调整其业务重心和不同业务的操作方向,并规划出具体的业务指标体系。而由不同的中央银行业务所体现的政策工具,对工具变量的作用力度、作用方式以及操作的难易程度等不尽相同。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它通过调节货币和信贷的供给影响货币供应的总量,进而对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它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①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即需要提交准备金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额;②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提取准备金的比例;③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资产不能充作存款准备金;④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按存款创造原理,货币乘数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做反向变化,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货币乘数则小,银行原始存款创造的派生存款亦少;反之则相反。②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即使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总额不发生变化,也等于解冻了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增加使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增强;反之则相反。③宣示效果。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说明信用即将收缩,利率随之上升,公众会自动紧缩对信用的需求;反之则相反。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是:①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②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③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其缺点是:①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因此其有固定化的倾向;②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充抵法定准备金,而不必收缩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