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析规划方案
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
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出源强。
3.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6.会有关物料平衡的计算。
7.会从环保角度合理判断分析项目规划方案。
3.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案的确定
1、识别环境因素与筛选因子
根据排污种类、结合拟建厂址地区环境要素,识别项目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环境要素,采用矩阵表并按施工期、生产期、服务期满(渣场、垃圾填埋、核设施等)分别进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的识别,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将评价因子列出清单,筛选出评价因子(特征因子、关心因子等)。
2、判断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工程(如排放量大、特殊因子)结合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项目建设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
包括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毒性鉴别标准等
根据地方功能区划及环保局的批复,结合项目排污,确定采用标准和级别。若未划定功能区划则依据质量状况提出建议标准,待环保局批准后按批准意见执行。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根据排污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工作等级和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排污特征、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敏感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评价重点。
6、设置评价专题
根据排污特征、要素敏感性、结合有关影响评价要求,设置相关的影响预测评价专题。
1.给出实例做环境因素、因子的筛选识别。
2.能判断项目的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问题。
3.能判断项目应使用的评价标准。
4.能确定评价等级及范围。
3.4现状调查与评价
1、制定现状监测方案
1)导则的要求
2)评价等级、功能区划的要求
3)项目排污种类及地区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以此确定各监测点的监测因子
4)建厂地区自然条件(污染气象、海潮、河流季节、植物生长)及监测条件
2、评价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依据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
3、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环保目标
通常根据项目厂址地区环境特征、所排污染物、确定项目环评的敏感区域、敏感点和保护目标,并列图表说明,表上应说明方位、距离、环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