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流程执行的一致性并不是要求你拘泥于形式。事实上,如果某个流程能够有效地满足你的需求,你就很容易连贯一致地执行它。然而,在企业中,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确保流程执行的一致性就更具挑战性。首先,如果一个流程能让所有执行它的人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是自然而然地就照着它做了,这样的流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如果让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他们的执行方式可能稍微有些不同。有时,这些微小差异无关紧要,但更多的时候它们都会引发问题。
因此,大多数流程都要求有人注意企业的员工在执行它的时候的一致性。有多种方式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例如同事的检视、同事的施压、“督导”的监督、经理的强制,或审计员的仔细检查。一定要通过某种机制来确保流程执行的一致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流程涉及的人越多,将流程内容形成文档就越能保障流程执行的一致性。如果有新的员工加入,这些文档能使他们迅速了解规章制度和工作方式,并确切地知道组织对他们的期望。
在大型企业,你更加需要借助流程文档来确保不同的团队或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确保公司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将流程内容形成文档也有可能做过头。例如,有些公司为了通过ISO9000认证,制作了大量旨在通过认证和评级的文档。不幸的是,当流程的首要目标,即支持人的工作,被这些目标取代时,流程会变得非常繁琐。当然,如果流程文档太多,人们也不愿意去阅读,或者无法找到所需的指引。
要素三:工具
流程有助于人规避自己的不足,从而大展拳脚。尽管项目参与人员有时能够有效地执行流程,但并非总是如此。另外,很多流程对人的工作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有些流程由于繁琐之至,即便它们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也会引发新的问题。此时,工具成为确保人们有效执行真正有用的流程的关键。
工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令人所付出的劳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二是代替人去工作,因为有时候工具能够比人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有些工具只能发挥其中一种作用,但大多数工具都能发挥两种作用。
例如,编译器就是一种能令人的劳动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工具。几十年前,程序员需要写出能在计算机处理器上运行的实际代码。这种方法非常耗时,因为程序员必须构思计算机需要执行的动作,并将这些动作分解成由1和0组成的代码。而编译器可以将每行高层代码转译成数十个(或数百个)计算机命令,它的出现使程序员可以进行更多抽象的工作,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解决手头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大大提升。
因特网就是工具替代人类劳动的一个典型例子。要访问某个网站,你只需要知道它的网址(即资源位置定位符)就足够了。你不需要知道网络是如何定位到你想要访问的网站的。你提供资源位置定位符后,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就会相互合作,找到你所需要的网页,并决定如何将你的请求发送到目的地,同时接收它的响应消息。
人们不需要了解因特网的细节就可以上网,这使得全球的用户都能使用万维网(WorldWideWeb)。这是因为因特网以用户看不见的方式完成了这项工作,而用户只是输入资源定位符。
与许多工具制造者所宣称的相反,并不是每项工作都需要借助工具。你的个人能力再结合有效的流程,足以让你漂漂亮亮地完成日常的许多任务。但与此同时,你应该时刻注意是否能借助工具来提高人或者流程的效率。你可以根据工具的两大基本功能,来判断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借助工具。流程中是否有些步骤要占用大量时间?仔细观察你的员工在哪些具体的步骤和任务上花费了时间。员工的精力应该集中到能够发挥其创造力和智慧的工作上。他们是花大量的时间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还是被很多非创造性的工作耗费了精力?
如果某个流程需要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些非创造性的工作,就应该借助工具了。找到一种可以实现事半功倍效果的工具,这样人们就可以投入更少的时间从事非创造性的工作,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完成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也能改善他们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因为他们可以花更多的精力从事更加有趣和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有没有一些流程根本不需要人的参与?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有时会得出重要的发现,即某项工作根本不需要员工具有独特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工作都可以自动化完成。如果找到合适的工具,员工就可以把时间花在更加重要的工作上。
一旦某种工具被采用,必定要求流程有所改变。但应该认真考虑是否值得为了采用某种工具而去改变流程。这些改变对员工会有何影响?新流程是否能给员工的工作提供支持?员工是否有时间,并且掌握了必需的技能和知识去执行新流程?新流程是否支持公司的目标?
切记工具的作用是为了提高人和流程的效率。任何会降低效率的工具都应该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