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习资料:监测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习资料:监测因子

2013-10-16  来自于:课评集

  技术方法学习资料:监测因子

  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有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毒性较大的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

  2.监测制度

  3.监测布点(重点)

  (1)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2)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监测点数 ≥10 ≥6 2~4
布点方法 极坐标布点法 极坐标布点法 极坐标布点法
布点方位 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作适当调整 至少在约0°、90°、180°、270°、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作适当调整 至少在约0°、180°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部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作适当调整
布点要求 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公路、铁路项目 主要集中式排放源,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城市道路项目 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4.监测采样(了解)

  5.同步气象资料要求(了解)

  6.监测结果统计分析(重点)

  按布点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位置,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分析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实践的浓度变化范围,各取值实践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评价其达标其达标情况,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邓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的关系,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

  (2)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分析

  分析各项监测数据的日变化规律,选取典型变化规律,绘制污染物日变化图,参考同步气象资料和周围污染源分布与排放情况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四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1.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2.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1)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分两种情况:①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模式要求,调查必须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②评价范围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2)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

  3.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

  (1)地面观测资料

  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时间、风向、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2)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世纪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项目包括:时间、探空数据层数,每层的气压、高度、气温、风速、风向。

  1  [下一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