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法学习资料:水源枯竭
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供水水源的出水量减少以至完全断水的现象。
水源是为某种用水要求在较长期可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水量的源地,通过全球水文循环不断补给。地表水体如河流、淡水湖泊及人工水库以及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等都是常见的水源。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也是很好的水源,但其补给量与当年降水联系较弱,应避免长期大量采用。地表水源和浅层地下水源受水文气象因素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在枯季或少水年其补给量变小,水源供水能力也有所降低。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些河流枯季流量变得很小,有的则完全断流,有的遇较干旱年份枯季也断流;地下水位也会因干旱少雨而下降以致不能取水。这种因水文气象因素的季节性和随机性的变化而引起在某个时段内作为供水水源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源减少以至枯竭,都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现象。除上述情况外,气候因素还存在有相对周期较长的丰枯起伏现象,也导致水源的变化。如过去曾出现过连续多年多水和连续多年少水的现象,遇后者常伴随出现水源枯竭现象。还有更长周期的气候自然变化使一个地区气候特征发生转变,如中国西北古楼兰的兴衰和近期罗布泊的消失,都是原有水源逐渐枯竭所致。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地面情况,有些导致水源发生变化。如大量砍伐原始森林,山坡上毁林开荒,城市及道路面积的扩大,都不断减少地面拦蓄径流的能力,使枯季径流进一步减少;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在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带来对环境的深刻影响,如上游超量引水而导致下游河道水源枯竭;对地下水的大面积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在大范围内下降而使水井出水量锐减以致干涸;由于废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又不能及时处理,对地表及地下水体造成污染;以及沿海地区因超采地下水而导致海水入侵;大量工业废气及排尘造成酸雨及大气沉降物污染水源,造成有水也无法利用。这些是变相的水源枯竭现象。
因人类活动导致气候的变化及对水文循环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某些地区水源减少甚至枯竭,这正引起人们密切注视并积极开展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究以预测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