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坝渗漏抢险 土坝渗漏有坝基渗漏,坝体渗漏和绕坝渗漏。土坝渗漏抢险护原则:前截后导,以截为主,切忌在下游封堵。
当水库蓄水后,无论山坡、坝体或坝基,总有一些渗水出现,有些渗水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有些则属发展性的,应予及时抢护。还有某些渗水现象,虽暂无问题,但当库水位继续升高后,渗水情况加剧。因此,对各种渗水现象必需正确判断区别对待。
正常渗漏与非正常渗漏的识别
正常渗漏的渗水经过批滤排水设施排出渗水量小、水质清,不带土粒;渗流逸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小于临界坡降,坝体、坝基不发生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
非正常渗漏的渗流量大、集中,随水位升高而扩大;水质浑浊或明显地含有大量土粒;排水体受堵,反滤料失效(包括渗出红色胶体絮状物质的氢氧化铁,俗称铁锈水);因渗透坡降过大,渗流逸出年出现冒水翻砂现象等。非正常渗漏导致坝体、坝基发生管涌、流土或脱坡,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 管涌与流土的区别
坝体或地基土体,在渗流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谓之渗透变形。渗透变形有管涌和流土两种形式。管涌指土层中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粗颗粒孔隙中被带走或冲出的现象。管涌对土坝的危害,一是被带走的细颗粒,如果堵塞下游反滤排水体,将使渗漏情况恶化。二是细颗粒被带走,使坝体或地基产生较大沉陷,破坏土坝的稳定。
流土指渗流作用下饱和的粘性土和均匀砂类土,在渗流出逸坡大于土的允许坡降时,土体表层交南时被渗流顶托而浮动的现象。流土常发生在闸坝下游地基的渗流出逸处,而不发生于地基土壤内部。流土发展速度很快,一经出现必须及时抢护。
管涌、流土的抢护原则是:降低渗流出逸坡降,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坝体或地基土的抗渗能力。
(3)土坝裂缝抢护 土坝裂缝较为常见。按其走向可分加种:龟状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内容裂缝。
当坝面发现裂缝后,先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和走向等;注意观测裂缝的发展变化,分析裂缝的原因和性质;制订处理方案,尤其是贯穿坝体的横向裂缝、内部水平裂缝和脱坡裂缝的处理。同时要控制好库水位和对裂缝的临时保护措施。常用抢护方法一是开挖回填法,二是充填灌浆法。
(4)坝下涵洞(管)抢护坝下涵洞(管)常用两种出险类型。一是涵洞(管)断裂,二是涵洞(管)漏水。前者常常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断裂,或洞身承受不均匀或集中荷载引起的断裂及施工质量并非引起的断裂。常用地基加固、加强洞身结构强度、沥青麻丝嵌缝处理预制混凝土管接头断裂等方法加以抢护。涵洞(管)漏水多数系裂缝造成,但施工质量差,防渗处理不当,或使用材料性能不好,也会引起漏水。目前常用的抢护方法有:开挖处理,局部堵漏、灌浆处理、内衬混凝土或钢筋丝网喷水泥砂浆。
5.2.3 涵闸抢险
涵闸往往是防汛抢险中的薄弱环节。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工程老化、水情的变化、维修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均可能产生渗漏、冲刷、裂缝等险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都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毁坏。
(1)当出现涵洞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常用临河堵塞、布蓬堵漏、灌浆、背水导渗等方法抢护;当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闸发生闸基渗漏时,汛期常在下游采用反滤导渗,降低渗压等方法抢护;当涵闸洞身渗漏,仍可本着“上截下导”的原则进行抢护采用临河围堰、反滤围井等方法处理。
(2)闸门事故抢险。出现类型一是启闭机螺杆折断,二是闸门不能关闭。
在涵洞没有泄漏的情况下发生螺杆折断时,可由潜水员下水探清闸门卡阻原因及螺杆断口位置,并用钢丝绳系住原闸门吊耳,利用卷扬机绕转钢丝绳开启闸门,待露出折断部位后进行拆除更换。
当事故发生时,若闸门已有较大漏水。可先抛置土袋,后用沉放钢筋网方法封堵进水孔口,然后派潜水员按上述方法处理并列换折断螺杆。处理完毕,撤走钢筋网及土袋后,进行闸门启闭试验。
当涵闸闸门发生事故,不能关闭或涌完全关闭,或闸门损坏大量漏水,必须抢修时,应采用以下应急措施:
(3)钢、木叠梁 如设有事故检修闸门门槽而无检修闸门时,可将临时调用的钢、木叠梁逐条放入门槽,如不能堵漏而又情况严重时,可再将土(砂)袋沉放在闸门前后,堵塞孔口。
(4)钢筋网堵口 钢筋网用直径10-14mm钢筋编织,间距不大于20cm.另选几根较粗的钢筋作为骨架。借以增加刚度。钢筋网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进水口的两倍以上。沉堵前,先架浮桥作通道。在进水口前扎滔排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排上将钢筋网沉下。等盖住进口后,随即将预先准备的麻袋、草袋抛下,堵塞网格。若漏水量显著减少,即为沉堵成功。根据情况,如需止水闭气,可在土袋堆体上加抛散土。
(5)钢筋混凝土管封堵 当闸门不能完全关闭时,采用直径大于闸门开度20-30cm,长度略小于孔净宽的钢筋混凝土管。管的外围包扎一层棉絮或棉毯,用铅丝捆紧,混凝土管内穿一根钢管,钢管两头各系一条绳索,沿闸门上游侧将钢筋混凝土管缓缓放下,在水平水压力作用于下将孔封堵,然后用土袋和散土闭气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