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
我们教师在本学科知识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并且经过精心备课,对教材内容、习题的解法早已成竹在胸,讲课如行云流水,从教师的思维水平出发,一开始就寻着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行,教给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大部分能听懂,但课下应用起来却有好多困难,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讲该如何如何做讲的太多,而未注意强调为什么这样做,未把原始的思维过程展开,去引导学生思索,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就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和心态出发,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疑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面对一个问题,教师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视角,以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去审视问题,以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清晰的思维过程教学,从而使学生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路不清、不会思考的难题,进而激发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让学生自己暴露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什么当然重要,但学生想的是什么更为重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实施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最重要、最本质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轨迹,除了通过课堂的提问、作业练习、检测考查等多种方式反映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搭建思维平台,创设思维情景,善于提出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就要给学生充裕的思维时间,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直接捅给学生,也不要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片面追求讲深讲透,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使学生对物理结论的把握建立在充分思维活动基础之上。
三、加强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式训练
对于高中物理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实际上应当包含这样的程序: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有效信息,抽象出适当的物理模型,实现把实际应用题转化为传统题型,最后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求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有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确定物理对象,建立几物理情景,运用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个物理量的联系,边审题、边画图,并将字母和符号一一标注在图形中,使问题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图景,使图象成为思维的载体。画图、看图,建立图形和文字之间的联系,不断训练学生的物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理顺思维过程,消除思维障碍,是提高学生科学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追寻科学发现历程,优化思维品质
传统的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思维活动的结晶,经过了高度的压缩和改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若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既不容易理解,更丧失了一次良好的科学方法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好机会。我们应该充分揭示教材中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使之成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典范。他们卓越的智慧和才能、独到的方法、深刻的分析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科学精华。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探究科学发现历程,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的建立和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理解模型的本质。我们把科学家科学思维的全过程,充分揭示出来,使学生不仅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更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拉长了建立规律的时间,但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运用也能灵活自如,尤其是学生对科学家面临的问题背景的感受与研究过程的把握和研究方法的领悟,不仅培养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进一步体会科学家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领悟科学的意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完善学生的人格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此类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的就是思维品质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好物理、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优秀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能力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线,把问题带到开始的地方,重视探究规律的思维过程,使思维过程真正成为教学的主线。